9月9日上午,科技部青年干部第12“根在基层”调研团及调研团导师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中心主任赵静一行14人到访我校开展调研实践活动。调研团听取了食品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杂粮食品精细化加工关键技术合作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的实施成效汇报。
该项目由食品学院张东杰教授牵头,联合比勒陀利亚大学和拉曼大学学院两家外方单位,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北大荒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国内单位,汇聚中国、南非、马来西亚在杂粮精深加工领域的顶尖团队共同开展研究。项目聚焦杂粮精细化食品加工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我国与南非、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在杂粮生产与应用方面的具体需求,以“创装备、提品质、造新品、建标准、强合作”为总体思路,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加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最终实现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杂粮食品精细化加工关键技术创新,所形成的杂粮精细化加工装备、技术、产品与标准能够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相关技术成果已在南非、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率先示范、推广并应用。
近年来,食品学院依托黑龙江省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国际合作)与俄罗斯、加拿大、韩国、伊朗、美国、印度、南非、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开展科技创新合作,联合举办国际会议3次,承担国际合作项目6项,中外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15人。
黑龙江省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国际合作)是经黑龙江省科技厅批准,于2022年12月正式成立的省级科研平台。其前身是始建于2008年6月的黑龙江省中加合作食品加工研究发展中心,由我校与加拿大阿尔伯塔食品加工研究发展中心及奥兹大学食品研发中心共同建设,主要以肉制品为核心研究方向。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中心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中方依托单位,外方合作机构包括加拿大阿尔伯塔省食品研究发展中心、韩国江陵原州大学和伊朗塔比阿特莫达勒斯大学。中心汇聚了国际领先的科研团队,构建了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网络。
图文/沈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