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专栏


王启民:为石油奋斗半世纪

时间:2020-11-23作者:文章来源:食品学院浏览:83

王启民:为石油奋斗半世纪


       又是一年新春到。刚刚在一个月前荣获“改革先锋”号的王启民,将在这块倾注了他全部汗水和心血的黑土地上迎来自己的第57个春节。

  1月15日,记者再次见到了王老。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依然是那样的豁达、开朗,充满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对于一个严谨的科技工作者,王启民在长达50余年的科研工作中,数字几乎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一组组数字,让他洞察地下构造的脉络,掌握油藏的变化,开出解决问题的良方。而他的科研之路,也可以用数字来解读,那就是:一件事,四把钥匙,三个老师。

一件事:一生都与大庆油田拴在一起 

  有个数字非常巧合,9月26日,是王启民的生日,也是大庆油田发现纪念日。

  与油结缘,源于王启民无意中的选择,成于他性格中的激情和执拗。当初离开家乡浙江湖州,到北京石油学院读书,并不是他从小对石油有着多么深入的了解。那时,他的认知与其他绝大多数中国人并无二致。在当时环境下,石油是个冷门专业,按照外国专家的观点,中国似乎戴实了“贫油”的帽子。王启民高考选择石油专业,只是因为竞争小、容易考的考虑。

  事实证明,这次误打误撞的选择,把他推上一个无比巨大的舞台,在那里,他演出了人生最辉煌的一幕。

  1960年4月,23岁的王启民作为北京石油学院的实习生,第一次踏上大庆的土地。这里,是他梦开始的地方。这里,他也有幸亲历了一部史诗的诞生:在青天一块、荒草一片的背影下,来自全国的会战大军如一股洪流,战严寒斗酷暑,住最简陋的地方,吃简单的食物,干最重的活儿,以血肉之躯挑战人类能够承受的生理极限,硬是用人拉肩扛的方式运设备,靠无比豪迈的气魄,硬生生在荒无人烟的沼泽地建起共和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

  被创业的激情感染,回到学校后,王启民匆匆打点行囊,重回大庆,并成为一名正式员工。因为祖国需要,学校特意让他提前毕业。

  从此,王启民与大庆油田的命运紧紧拴在了一起,探索油田开发规律也成了他永恒的追求。他深信,乌黑的石油中开出的理想之花将灿烂无比。

  “毛头小子”在这里扎根了,一晃50余载寒来暑往。一个个科技难题被攻克,一道道难关被踩在脚下。王启民从一个怀揣梦想、立志报国的莘莘学子,成长为年逾八旬却仍高举石油科技大旗奋力前行的领军人物,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崛起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把钥匙:开启油田高产再稳产之门 

  踏上北去列车之前,老师嘱咐说:“油田开发的门有了,怎么找到钥匙打开大门,就交给你了。”

  带着找钥匙的使命,王启民一头扎进“科技的泥浆池”。万事开头难,可没想到这么难。居住简陋、缺少科研器具,都可以克服,理论上的缺失让油田科技工作者犯了难。当时的情况是,油田刚开发就陷入困境,运用“均衡开采”理论,导致一半以上油井油层被淹,采收率只有5%,这样下去,将使油田80%的地下资源化为乌有。一提高产量,水就地下乱窜。实验做了成百上千次,就是抓不到关键,很多人甚至患了“恐水症”,不敢注水,生怕毁了珍贵的油藏。

  这时王启民提出,必须进行逆向思维,改变旧有模式。在多学科共同合作下,油田开发前期的油水运动规律脉络逐渐清晰。王启民大胆提出“非均质”开发理论和“高效注水开采”方法。他认为,大庆是陆相生油的大型砂岩油田,地下呈现着明显的“非均质状态”。简单地说就是有厚油层,也有薄差油层。同一层的不同部位,也千差万别。他和同事们穷十年之功,先后采集分析了1000万个数据,绘制了油田第一张高含水期地下油水饱和度图,揭示了油田各个含水期的基本规律,并相继发展形成了“分层调整开采”技术和“层系细分开发调整”技术,逐步开辟了向低渗透油层进军的新领域,增加储量近10亿吨,共打开发加密调整井1万多口,为大庆油田实现第一个年产5000万吨稳产10年目标提供了保证。这两项技术成果先后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85年全国科技进步特等奖。

  第一把钥匙找到后,就有了第二把、第三把、第四把,高产、稳产的大门在王启民面前一扇扇打开。

  高产做到了,如何保持稳产,又是挡在王启民面前的第二道大门。王启民带领科技攻关团队,研究出“分层开采”方法,有针对性地控制开采,使高产又保持了10年。

  从1980年开始,老区块开发呈现产量递减状况,这是第三道门。王启民创造性地提出,下两个管到地下,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这两根管一个管采注水层,一根管采未注水层,硬是把年产5000万吨从“六五”延续到“七五”。

  1990年至2000年期间,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产量逐级递减。时任大庆油田领导问计王启民:“大庆油田是中石油的希望,也是全国的希望,究竟还能不能高产?”

  带着这个课题,王启民开始寻找第四把钥匙。他把目光盯向了厚度只有0.5米的表外储层。

  “先吃肥后吃瘦,吃完肉啃骨头。”王启民这样形容大庆油田开发的过程,并摸索出一套开发表外储层的技术,实现了由主力油层向薄差油层开采的过渡和产油量的接替。表外储层的开采成功,突破了低贫油层的开采禁区,保证了油田稳产再10年目标的实现。据计算,油田表外储层地质储量可达7亿吨,可采储量近2亿吨,等于又找到一个大油田。

  “宁可把心血熬干,也要使油田稳产再高产。”王启民寻找到的“四把钥匙”均属颠覆性技术,对大庆稳产再高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王启民又提出对高含水油田实施“稳油控水”的建议。“八五”期间通过实施“稳油控水系统工程”,油田不仅保持5000万吨以上稳产,而且有效控制了油田产液量的快速增长,实现了油田3年含水上升不超过1%的目标,与原国家审定的“八五”油田开发指标对比,5年累计多产原油610多万吨,少产液24749万吨,取得了高水平、高效益开发。1997年,“稳油控水”工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到2002年,油田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27年,远远高于世界同类油田稳产期最长12年的纪录,成为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创造了油田人

  引为自豪的“大庆纪录”。

三个老师:正确应对才能实现“小人物”的逆袭 

  “小人物要想办成大事业,第一,要靠自己不懈坚持探索,才有可能厚积薄发;第二,不要怕别人的质疑和反对,坚持自己的观点;第三,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取得决策者的支持。”王启民感慨地说。

  可以说,王启民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取得的,而他,则在质疑和探索中不断强大。

  在王启民看来,人生有三个“老师”,分别是探索者、反对者和失败者。人的成功要学习探索者的精神,接受反对者的意见,吸取失败者的教训。

  提出“非均质”理论时,王启民只有30多岁。当时很多专家并不认可他的想法。然而,王启民始终坚持自己探索的脚步,终于打动了上级领导。

  1970年,有领导找王启民谈,问他究竟能不能高产,高产后能不能不掉下来?王启民坚定地回答:“能。”于是,上级拨给他一个实验区块,让他把理论付诸实践。结果,他用了半年的时间,把产量翻了一番,保持了5年,他的理论最终被认可。

  几乎每一次进步,都是在质疑中前行,在一次次失败后取得成功。

  表外储层能不能开采,也曾引起了大家的激烈争论。表外储层曾经长期作为开矿的废弃物处理的,当王启民提出这些废弃物可能是有用的,可以变废为宝时,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说,含油性这么差,有开采价值吗?当时的专家表示,没有实践不要乱说。也有人好意劝他,表外储层是客观存在,但还不具备开采价值,列为稳产对象风险太大了,万一落空,影响了第二个10年稳产,这个责任担得起吗?由此产生了“废与不废”之争。

  怎么办?王启民认为,一个科研工作者绝对不能没有探索精神,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当时,书本上、国际资料上一片空白,国内外都不把表外储层算储量。王启民认准的事,就一定要搞清楚。

  按照国际惯例,只有0.5米的表外储层是被判“死刑”的油层,从经济角度看国外公司绝对不会碰这些“骨头”。然而大庆油田的表外储层遍布每口井、每个油层,单独看起来很“瘦”,但上千平方公里的油田加起来不是很“肥”吗?开采这些油层,集腋成裘,积水成渊,能增加几亿吨的地质储量。

  王启民和同事们天天泡在油区,整整奋斗了7年。通过对1500多口井地质解剖、分析,4个试验区45口井的试油、试采,10口取芯井的岩芯测定和分析,对表外储层的地质特征、潜力分布、开采条件、产能特点、挖潜效果及开发效益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使开采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举奠定了稳产的局面。





 图文来源 :大庆文明网